返回

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5章 边境出兵,赵仁的震撼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在朱元璋身后。

    “滚开!”

    朱元璋对左右呵斥,独自走在雪花之中,无数片雪花洋洋洒洒落在他那半黑半银的头发上,更让老爷子脸上多出几分沧桑和凄凉。

    他的步履很慢,每走一步便停顿一下,似乎在充蓄迈出下一步的体力,伴随着不停的轻咳,以及急促的喘息。

    看得出他在努力挺直腰杆,努力维持帝王的威严,他在这站了半响,对于年岁如此之高的老人而言,这是何等的艰难,所有人都明白!

    此时朱元璋的模样看在众臣眼里,分明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,他迈出的每一步,都带着对生命不屈的倔强。

    看着朱元璋费力迈步,仍倔强地不许任何人搀扶的样子,众臣心中一酸,皆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英雄迟暮,豪杰凋零。

    这一刻,他仍像個不屈的战士,死撑着对抗岁月和轮回,雪花之中的孤独背影,何等的悲壮。

    雪越来越大,朱元璋腿脚已经发软,看着前方的棺椁,眼中的泪花倔强忍住,脚底一滑,险些有些走不稳当。

    左右锦衣卫急急上前。

    朱元璋像个雄狮一般咆哮:“咱让你们滚开!”

    如此的朱元璋,原本准备上来劝他的朱标,都被马皇后给拉住了。

    马皇后知道,老头子现在有属于他的事情要做,即便是大儿子朱标也不该打扰。

    终于。

    一步,一步,最终,朱元璋走到沐春身前。

    沐春饱含泪花,泣不成声,跪地高喝:“不孝后孙,沐春,代家父沐讳英,参见吾皇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身后,棺椁落下,扬起一阵雪花,一如朱元璋第一次收沐英为义子的那个雪日。

    朱元璋有些颤抖,第二次,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这种场面。

    “起来,都起来,你们都是好样子,好后辈,好孩子,不要哭,你父亲坚强了一辈子,打仗杀人,替咱挨刀,他都没哭过,十三岁的孩子,后背被砍了一刀,都没哭,你们哭个啥?死了也是英雄!都给咱站起来!”

    “臣,遵旨!”

    沐春站起身,默默陪在老爷子身旁。

    朱元璋走到棺椁旁边,伸出那枯槁苍老的手,缓缓触摸冰凉的棺椁。

    “英娃子,咱来看你了,咱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八岁那年大雪天跟了咱,走的时候还是大雪天,咱爷两有缘呐!”

    朱元璋默默看了一眼,倔强的转身,虽眼眶赤红,但一滴泪也没落下。

    “来人!”

    “宣旨!”

    “朕之养子数十人,沐英最长。总角之年随朕提刀上阵,征战多年,身受创伤不知凡几.…追封沐英为黔宁王,谥昭靖,侑享太庙,陪葬寝陵,下葬钟山。”

    “下葬之时,诸文武百官皆去凭吊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断诉说旨意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天盖地的雪花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入十二月之后,上苍似乎也有些疯狂起来。

    灾年不好过,朱元璋又担心大雪会让大明百姓受灾,又要料理沐英后世,还要准备年关礼节。

    偌大的帝国,所有压力都压在暮年老人身上。

    朱元璋没有一丝慌乱,依旧用他执政二十余年的心性和智慧,有条不紊的推动国家机器运转。

    武定门外,朱元璋对养子沐英的情谊,百官皆看在眼中,余下的事,便由太子朱标全权操办。

    丧葬队伍在朱标的组织下,从皇宫出发,沿着雪地,直朝钟山皇陵而去。

    百官们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朱元璋则独自背着手,朝皇宫走去。

    .

    …….….….….….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骑从云南而来的骑兵,急促朝兵部奔袭。

    上一次云南来的斥候抵达应天,这前后才不过三天,云南那边又一次来了军报。

    兵部衙门高官皆陪同沐英的丧葬队伍朝应天而去,留在值庐的都是一些小官。

    兵部主事接见了云南的骑兵,打开奏疏看后,脸色突然大变,口里惊呼道:“不好,出大事了!”

    “来人,快,速速去将赵尚书叫回来,出大事了!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赵仁跟着丧葬队伍,正在去钟山的路上,半道听到兵部出了大事,心里七上八下的,和同僚告了罪,便急急回到兵部衙门。

    一封加急军报,此时已经立在赵仁的案牍上。

    赵仁忙不迭翻开,渐渐地,他的眉头深深的拧起来了!

    只见上面书写着:“云南副都指挥禀奏:今查,南疆小夷安南正加速对云南布政司边境推兵,似有攻击云贵边境之姿,其兵力多打三万七千余众,请圣上决断….”

    等到赵仁详尽的看完了奏报之后,顿时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混账!

    赵仁咬牙切齿!

    他们莫不是,真敢撼动我大明国威?

    他们….究竟长了多少个

第125章 边境出兵,赵仁的震撼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